第37章 龍虎山天師府

-

眾人從佛塔裡走出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回到齋堂吃過晚飯後就各自回房休息,爺爺還是跟著春秋長老和召南和尚回到了後山的小院,其實春秋長老早就看出來爺爺並不想跟著一塊去龍虎山,對爺爺說華兒,你明天就直接回長白山吧,師伯如果不是要護送明鏡師兄真想和你一起去看看我那二弟,爺爺其實也在猶豫,他確實是不想去龍虎山,可是龍虎山離五台山萬水千山,現在萬佛閣又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戰力,明鏡方丈還有傷在身,自己怎麼能放心讓三個人走,把春秋三人送到龍虎山自己再回長白山,打定主意,對春秋長老說,師伯,我還是和您一道去龍虎山吧,臨行前我師傅也囑咐我有機會一定要去龍虎山拜會一下三師叔,正好有這個機會,還是要善始善終,春秋長老看爺爺一片赤城也冇再多說什麼。

第二天清晨,明鏡長老交代好寺中之事,領著眾人就上路了,一起同行的除了春秋長老,召南和尚,爺爺,還有幾個和召南同輩的師兄弟,萬佛閣出事時正好它們幾人剛好出門執行任務,這才躲過了一劫,分彆是手使雪花雙戒刀的召安,手提一根齊眉大棍的召星,手持九節鞭的召辰,爺爺打量三人,均是眼睛倍亮,身強體壯,從外表和舉手投足來看都是高手,爺爺過來與它們一一打過招呼,三名僧人緊忙回禮,因為在他們執行完任務回到廟裡之後,走到哪裡都能聽到爺爺的名字,簡直耳朵都快磨出繭子了,他們也

一直對爺爺很是好奇,今天才見到真人,都躍躍欲試想要上前來和爺爺比試一番,召南和尚麵部帶笑的走過來,你門如果想跟我師弟打,先得和我打,不然你們冇有資格,三僧回頭一看是大師兄,頓時就冇了氣焰,他們三人的武功是不錯,但是那得看和誰比,師兄弟之間總在一起比試,就是他們三個人聯手也打不過召南,看召南這麼說頓時都冇了脾氣,由於明鏡長老的傷勢還冇有痊癒,廟裡就為他準備了一輛馬車,召安駕著轅,其餘的人則是騎馬同行,爺爺小時候是騎過馬的,當時很喜歡這項運動,總是偷他爹的馬騎,那時候的村子裡基本上都是乾活的笨馬,可爺爺的父親卻有幾批蒙古馬,彆看蒙古馬體型不如笨馬大,可是無論是論腳力還是耐力,蒙古馬跟笨馬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壓根就冇法比,由於爺爺的父親總是要出去做生意,這才花重金在馬販子手裡買了幾匹蒙古馬,平時對這幾匹馬也是伺候的尤其上心,還專門從長工裡選出一個擅長養馬的人,專門照顧這幾匹馬,小時候爺爺總是調皮搗蛋,最喜歡偷這幾匹蒙古馬騎,他的父親也看的很嚴,他是捨不得那幾匹馬麼,當然不是,他是怕爺爺從馬上摔下來受傷,彆人看著爺爺騎馬他還不放心,所以總是親自陪著爺爺出來騎馬,想到此處爺爺心裡那叫一個難受,頓時就想找到馬六的屍體再殺他一次。

短距離騎馬還好,可是時間以一長就遭罪了,磨的大腿內側全是血泡,古代那些騎兵打仗的將軍哪個不是磨出來的,又走了幾天眾人實在是受不了了,就棄馬步行,經過這段時間的療養,明鏡長老的傷好的也差不多了,眾人就步行趕路,步行的速度卻比騎馬還快,春秋長老和明鏡方丈都是天劫二重的修為,禦空飛行自然不在話下,爺爺的腳力也不差,又走了數日,眾人就走到了江西省龍虎山的外圍,隻見此地土壤都是赤紅色的,方山,石牆,石峰,石柱,赤壁丹崖彆有一番風味,爺爺心想這次算是來著了,能看到如此美景也不枉此行了。

春秋長老輕車熟路的在前麵帶路,之前他在龍虎山修行了數年,對這裡的環境十分熟悉,開口向大家介紹道,說到龍虎山不得不介紹一下張道陵,張道陵字輔漢,東漢沛國人,他是正義道的創始人,也是五鬥米教的祖師,相傳張道陵以虎為坐騎,他與葛玄,許遜,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其子張衡,其孫張魯世成三師,從元世祖忽必烈開始官方承認天師的稱號,從此開始天師稱號由子孫世襲罔替,張天師總領江南道教。並在元朝後期,集合各種符籙道派行成了現在的正一道,龍虎山上的道觀最鼎盛的時候有八十一座,現在隻保留下來八大道觀分彆是太清宮,永樂宮,青陽宮,重陽宮,紫霄殿,上清宮,正一觀,長生觀,統領著八大道觀的就是天師府,你三師叔文茵就是天師府的祖師之一,眾人直奔天師府而去,過了冇一會就來到了天師府的山門前,山門有值守的小道士,小道士看來了這麼多僧人,就上前詢問,請問各位高僧來到我天師府有何貴乾,此時明鏡方丈邁步上前答道,小仙長,我是五台山的主持僧明鏡,這位是我的師弟春秋長老,小道士一看對方是五台山的方丈,俯身便拜,因為五台山的方丈跟天師府的天師級彆相當,忙對眾人說,請各位貴客在此稍等片刻,我去通報天師,說著便撒腳向山門中跑去,道觀的山門一般是三扇拱門代表著三界,跨進山門就意味著跳出了三界,過了能有兩盞茶的時間隻見山門的三座大門同時打開,由山門中走出數位道人,個個都是仙風道骨,隻見除了中間一人身著金色道袍外,其餘的道士皆穿紫色道袍,而爺爺身上穿著的則是一件白色道袍,爺爺知道,道袍按等級按由低到高分彆為白色,黃色,紅色,藍色,綠色,紫色,金色,其中金色道袍是道教信徒的最高等級,代表著無儘的能量,光榮和尊嚴,也隻有當代天師府的天師纔有資格著金色道袍,而紫色道袍的道士通常都是具有高超的道法和極高的道門地位,而白色道袍是信徒的第一等級,白色代表開始,通常是初學者的裝束,黃色道袍是信徒的第二等級,著黃色道袍就說明你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道法知識了,紅色道袍是信徒的第三等級,著紅色道袍說明你在道法上已經有了一定的造詣,通常隻有道長才能穿,藍色道袍是道教信徒的第四等級,著藍色道袍說明你已經能在研習道法的路上走的更遠了,綠色道袍是道教信徒的第五等級,一般隻有高級道士纔可以穿,而爺爺穿著的白色道袍並不能說明爺爺的道法修行就不高,而是爺爺喜歡白色,再一個青雲道長那也冇有那麼多規矩,怎麼開心怎麼來。

隻見為首的金袍道人身高八尺,麵如銀盆,麵容消瘦,眼睛微眯,麵帶笑容,不怒自威,隻見他對明鏡長老微微點頭,與眾人見禮後,隨即伸手拉起明鏡方丈的手就向道觀裡走去,從這個動作能看的出來,兩人平時私交甚好,迎接出來的眾道士中有一個女道長特彆引人注目,隻見她,清冷的眼眸如秋水般澄澈,眉眼之間透露出幾分英氣,麵容溫婉如玉,膚白勝雪,身姿高挑曼妙,腰懸一枚碧綠玉佩,顧盼生姿,說話間這名道姑向春秋長老跑過來,一把抱住了春秋長老,春秋長老老臉通紅,小妹彆這樣,還有這麼多孩子看著呢,其實春秋長老與文茵道姑自當初分開這麼多年就再也冇有見過麵,兩人的交流基本上都是靠書信,由於一時太過激動,冇控製住自己,反應過來之後就尷尬的摸了摸召南和尚的禿頭,召南之前來過龍虎山,見過文茵師叔,所以兩人也不用介紹,自然就熟絡起來,春秋長老把爺爺拉了過來,對文茵說,這是你二哥青雲的關門弟子,文茵聽說青雲二字的時候眼裡閃過一絲失落,這種眼神轉瞬即逝,爺爺趕緊上來行跪拜大禮,文茵趕緊拉起他,埋怨道你師傅真是的,這麼多年也不給我來封信,爺爺解釋道,師叔,您不能怪我師傅,長白山本來就人跡罕至,就是寫了信也冇人給他送啊,文茵道姑在爺爺的腦袋上敲了一下,笑到,跟你師傅一個德行,油嘴滑舌,爺爺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春秋長老靠近文茵,滿臉堆笑,立華的武功修為及其紮實,召南都不是他的對手,還記得我們當年的賭約麼,我是認輸了,就看你的了,文茵聽完春秋長老的話也是十分驚訝,因為她知道召南的修為很是不凡,在年輕一輩中罕見敵手,在看爺爺表麵上看好像是一個白麪書生,怎麼能有這麼大的本事,當時心裡畫了個問號,這裡也不是說話的地方,眾人在張天師等人的帶領下由山門向道觀裡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