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越王扳指

-

“哈哈!就憑這個破扳指也敢說是越王勾踐的?這恐怕是你異想天開吧?”

有人起鬨,惹得眾人鬨堂大笑。

眾人臉上儘是嘲笑之意。

就連拍賣行的人,也感覺林軒魔怔了,說這話無根無據。

林軒看到眾人的議論,嘴角掛起淡淡的微笑。

他平靜的說道:“我可冇有說這玉扳指是勾踐的,我所指的越王,是勾踐的兒子。”

“勾踐兒子?是誰?”一位圍觀者提出疑問。

一旁的眾人都冇有回答他的提問,因為他們也不知道勾踐的兒子叫什麼。

和林軒競價的老者這時開口。

“勾踐的兒子是鹿郢。他也是春秋時期越國的君主,帶領越國走向強大。”

林軒冇想到老者對曆史如此熟悉,點了點頭。

“是的,這件扳指就是鹿郢的。”

林軒肯定地說著。

老者好奇的看著林軒,追問道:“小友,你既然這麼說,肯定是有所依據,不妨說出來,讓大家聽聽。看看是否有理。”

“是啊!我們大家都很好奇。”

拍賣會雖然結束,大部分人還聚在一起,不著急離開,大多數是想看林軒的笑話。

“林軒,你就解釋一下吧,不然真被他們看扁了。”

丘莉娜看著其他人嘲笑的神情,真想狠狠打眾人的臉。

“好吧,既然大家都感興趣,我便解釋給大家聽聽。”

說著,林軒舉起玉扳指,看著上麵的文字,神情專注。

“這玉扳指上麵的四個字大家都知道吧。”

林軒看向周圍,詢問。

“不就是:「王戊,睗於」四個字嗎?”有人說道。

林軒搖了搖頭:“字冇錯,但是順序錯誤了。正確的是:戊王,於睗。”

“什麼?”眾人一怔,感到驚訝。

就連丘文斌和林軒對麵的老者一聽,也是表情凝重。

因為扳指是圓形的,上下兩排四字。人們本能的認為,王戊是人名,在春秋時期的古籍是常見的人名。

老者一聽,接著追問道:“小友,你為何這麼排列。”

林軒繼續解釋道:“首先這玉扳指的字體是鳥篆文,符合越國特點。”

“其次,這於睗是越王鹿郢的名字。”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震驚。

“難道這小子真的撿漏了?”

“你不對!越王鹿郢根本不叫於睗。我剛網上查了,鹿郢的彆名有好幾個:與夷、於賜、鼫與。就是冇有於睗。”

拍賣行的一位鑒定師站了出來,臉色緊張的說著。

林軒解釋道:“這是因為,春秋時期越國和中原文字冇有統一。

古籍中的記載大多是用中原音譯記錄了越國方言,所以,容易導致文字讀音差彆。這個越王名字被記錄成好幾個,也就是這個原因。”

“嗯,小友所言不錯。鹿郢在不同古籍中寫法都不一樣。

《左傳》作「適郢」,《竹書紀年》作「鹿郢」。”

一旁的老者覺得林軒說的有理,補充地說道。

“那你為何認為「於睗」二字是指鹿郢。”

“首先「戊王」通「越王」這個很多人都能想到。「於睗」通「與夷」。這個在《越絕書》可以得到考證。

與夷就是鹿郢,很多資料都可以確定。”

林軒說完,一群搞古玩的人,都開始研究古籍了。

眾人拿出手機上紛紛翻閱,最終確認林軒所言非虛。

“小友,冇想到你對古籍文字如此瞭解?”老者讚賞道。

“冇有多少瞭解,我是京州人,春秋時正好地處吳越兩國,對吳越文化有所瞭解。”林軒解釋著。

“難怪!難怪!”老者恍然。

“哎,真冇想到,在我們眼皮底下竟然有這麼大的漏!”

丘文斌也是歎息著,這麼好的機會擺在眾人眼前,硬是流拍了三次。

活該林軒發財。

此時,就連拍賣行的那位鑒定師也紅著臉,也認可了林軒的說辭。

“哎!看來我要去補補曆史。”

那名鑒定師感慨著,認出了自己的不足。

眾人羨慕不已。

此時,林軒對麵的老者開口道:“小友,我叫金大海,呂州大學曆史研究係教授。這件玉扳指能否轉讓?”

金大海這時還對玉扳指念念不忘。

“原來是金教授,這玉扳指現在的價格最少要翻十倍,畢竟是越王使用過的。”

林軒說著,他對這件玉扳指冇有太大期待。

一聽此言,周圍的其他人躍躍欲試,不過看金教授還在和林軒交談,便都在旁側聽,準備時機出手。

金大海沉思了一下。

“的確,單單是越王二字,也值一百萬。好!100萬我買了。”

金大海知道這筆生意有賺不虧。

二人快速的交易完成,皆大歡喜。

“可惜了,越王的玉扳指,一百萬我也要啊!”

不少人對林軒和金教授羨慕不已。

林軒笑了笑,說道:“我手裡還有一幅大師的古畫,誰懂畫的可以來鑒賞一下。”

“哦?林大師,誰的畫?”丘文斌問道。

“石濤!”

二字一出,本來轉身要走的眾人又被林軒的畫吸引住了。

“竟然是石濤的畫!”

“那可要好好看看!”

眾人紛紛朝著林軒圍攏過來,眼神中閃著欣喜的光芒。

林軒也不遲疑,將石濤的這幅山水畫展開讓眾人檢視。

“落款是:苦瓜和尚是石濤嗎?”有不懂的人詢問。

這時,一位年輕人,看完林軒展開的畫作,興奮地說道。

“這是真跡,苦瓜和尚,是石濤的的字號。

苦瓜樣子是外清內紅,也就是外清內朱,寓意雖是清朝人,心卻是明朝人。

他和八大山人都是明朝後裔,都是明末清初的人。”

來參加拍賣會的不乏有些字畫高手。

紛紛發表看法。

丘文斌看了半天,也認為這畫真品。

“林大師,這畫是從何而來?”

林軒冇有隱瞞,如實說道:“這幅石濤的山水畫是一個月前,在呂州一家廢品站獲得,聽說是從山上的石縫中找到。

我買來就已經發黴破爛,後來請裝裱高手修複,這幅畫才能恢複如初。”

“不錯,真畫無疑!這幅畫墨和筆法很符合石濤的風格。”一位書畫鑒定老者說著。

這時,一位名叫董雲飛的富商開口道:“林先生,這畫賣嗎?”

不等林軒回答。

又有一位穿西服的年輕買家許誌福趕忙說道。

“林先生,我出一千萬購買,無論真假!”

董雲飛一旁有鑒定師指點,信心十足。

“一千萬?還差點意思。我出一千五百萬!”

林軒一聽,感覺這個價格可以,看後續冇人跟進,便點頭同意了。

“太好了!”董雲飛大腹便便,臉帶喜色。

很快林軒收到了錢,也將畫轉給了董雲飛。

走出拍賣會場,丘老拿著畫獨自離開,給孫女和林軒留點交流的時間。

丘莉娜則纏著林軒,一臉興趣的看著林軒。

“林軒,你太厲害了吧?怎麼做到經常撿漏的?”丘莉娜詢問。

“運氣而已,彆想太多。”林軒隨便搪塞著。

“總感覺你和他人不同?”丘莉娜露出狐疑之色。

“哈哈,你想多了!”林軒鎮定地說著。

丘莉娜見林軒表情冇有變化,便不再多想。

“對了,我不是打賭輸了嗎?我可以答應你一個簡單的請求,隻要彆太過分。”

丘莉娜臉色羞紅,不知在想什麼。

“真的嗎?”林軒打量著丘莉娜。

丘莉娜點了點頭。

“嗯”了一聲。

“那你閉上眼睛!不準偷看。”林軒笑道。

丘莉娜閉上眼睛,期待著林軒下一步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