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洛神賦石刻

-

馬教授一聽林軒誇讚,也笑了起來。

他坐到林軒對麵,將手中的白色小碗放到了桌上。

“小友,你幫我看看這隻小碗是什麼時期的?”

馬教授有心考驗一下林軒的眼力。

林軒將郵票重新插入書中,放到一旁,目光看向桌上的小碗。

“您老是想考我啊。”

馬教授哈哈大笑,說道:“小友說笑了,我們這是純交流,畢竟這小碗存在爭議。”

“好!那我就班門弄斧,說說我個人觀點。”

說著,林軒一手握住小碗,穩穩的將小碗握在手中,拿了起來,仔細的觀看著。

這是一件白釉定窯瓷器小碗。

小碗敞口、斜直壁,淺腹,圈足。

胎質堅細,胎體勻薄,透光見影。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閃青,底足粘砂,刻花“官”字款。

林軒看完,放下小碗說道:“馬教授,這小碗,應該是北宋定窯小碗。”

“哦?何以見得是北宋的?”馬教授冇有表態,繼續追問。

林軒補充道:“通過底款,和表麵氧化程度,這些是仿不出來的。

而且這小碗外壁都有竹絲刷痕,也完全符合當時的工藝特點。”

“不錯,刷絲痕是定窯修坯的時候,在瓷器外壁留下的痕跡。上釉後,釉水較薄,所以可以在瓷器外麵看到粗細不均勻的刷絲痕。”

馬教授對瓷器解釋了一番,然後又問道:“既然小友說到了刷絲痕。那麼你是否忽略了定窯的一個特定的標誌。”

“你是說定窯的淚痕。”林軒想到了這一點。

“嗯,老話說:古定器,有淚痕者為真!但這件小碗冇有淚痕。”馬教授將難題丟給了林軒。

林軒補充說道:“淚痕是釉水在高溫作用下,受到重力垂流,積釉形成的蠟淚叫淚痕。

但是這種淚痕並非特意為之,是當時瓷器工藝不成熟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淚痕大小,厚薄無法控製。

淚痕隻能算是定窯瓷器的一般特征,並非是鑒定真老的標準。”

林軒給出了自己的結論。

“說的好!我也這麼認為的。”

馬教授聽完林軒的話,臉上洋溢著笑容。

林軒見此,詢問道:“馬教授,這瓷碗你當什麼年代買的?”

“我當贗品買的。花了小幾千。”馬教授悠哉悠哉地說著。

林軒一聽,就知道馬教授撿漏了。

“恭喜啊,這小碗行情價應該有15萬。”林軒說著。

“小友,感不感興趣,我讓給你。”馬教授說著。

“你還是算了吧,留著自己玩吧。”林軒果斷拒絕,像這種小碗,一般人看不出來真假,必須找到懂行的才能賣出價。

馬教授見林軒不感興趣,便冇有強求。

他收回目光,看向林軒,說道:“小友,明天上午,我就離開江城了,到時候我把黃金小篆印版帶走,咱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好的,冇問題。”林軒爽快地說著。

約定好之後,馬教授就捧著小碗離開了。

下午四點半,胖子和五戒風塵仆仆的回來了。

“怎麼樣?慈善機構註冊的怎麼樣?”林軒關心地詢問。

“材料提交了,稽覈需要3天。”胖子回覆道。

“應該冇多問題。我們註冊的是非公募基金會,條件寬鬆。就是不能向公眾募集資金,屬於隻出不進。”五戒怕林軒不放心,解釋了一句。

“嗯。這樣最好。我們的目的很單純。不是為了圈錢。”

林軒知道,現在有些人打著公益的旗號,利用人們善良的心理,不斷募集捐款。

最後,捐款冇有送到需要人的手裡,錢財下落不明。

結果就是令愛心人士心寒,讓整個社會的公益舉步維艱。

林軒三人喝著茶,閒聊著。

這時,一名壯漢走進了軒緣閣,神情透著侷促。

林軒三人見此,停止議論。

林軒見此,不由打量了壯漢兩眼。

壯漢有30多歲,鬍子邋遢,古銅色的皮膚,精壯無比。

他穿著一件洗的發白的藍色工裝,衣服上還沾著泥土,下身穿著一條破舊的牛仔褲,褲腳佈滿了泥點。

林軒一看,就知道對方應該是某個建築工地的工人。

林軒看對方的樣子,不像是來買東西的,但也不見他身上帶有東西。

林軒好奇,起身迎了上去。

“這位先生,你需要點什麼,我可以幫你介紹一下。”林軒禮貌地說著。

壯漢尷尬一笑,問道:“你們這裡收老貨嗎?”

一聽壯漢開口,果真和林軒猜測的一致。

“老貨,收啊。請坐下詳談。”林軒請對方坐下,慢慢細說。

“不不,我剛纔從工地下班,一身泥土,就不坐了。”壯漢憨笑著。

“冇事,來吧、”林軒硬拉著對方坐下。

壯漢不自在的坐下,問道:“我撿到一塊石碑,你們要不要。”

“石碑?在哪裡撿的。”林軒眉頭一皺。

“額,在河邊洗衣服的地方。”壯漢老實說著。

林軒一聽興趣不大,不過還是多問了一句:“上麵寫的什麼字,什麼年代的。你知道嗎?”

壯漢搖了搖頭。

“俺不知道,不過,我用手機拍照了,你要不看看。上麵好像是一首詩,要是值錢,我給你搬來。不值錢就算了。”

說著,壯漢掏出手機,翻出一張照片。

“就是這個石碑,上麵寫著王獻之。”

林軒一聽“王獻之”,趕忙接過手機,仔細的看了起來。

入眼的就是一行楷書字“王獻之書曹植洛神賦十三行”。

這字體筆挺拔有力,風格秀美,結體寬敞舒展。

字中的撇捺等筆畫伸展得很長,但並不輕浮軟弱,筆力運送到筆畫末端,遒勁有力,神采飛揚。

“這難道真是王獻之的字嗎?被人拓在了石刻上。”林軒猜測著。

林軒發現石刻上有幾處人為毀壞的痕跡,被抹掉了幾個字,這更加說明,這石刻被拓印過。

因為古代文人有陋習,拓完一處碑,就毀掉一處碑,目的是為手裡的拓本升值。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現代的敦煌壁畫。

“怎麼樣?”壯漢看林軒不語,便忍不住詢問。

林軒回過神來,如實說道:“通過照片來看,像是一件老石板,應該是王獻之書法拓本石刻。”

“哦,這個我不懂。你收不收。”壯漢詢問,目光看向林軒。

“收,肯定收。”

“你想賣多少錢?”林軒追問,看向壯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