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節

-

她不關心其他公社的養殖場廢不廢,但這會影響清河鴨這一年的發展。她得在改革開放之前,就將清河鴨的先發優勢建立起來,所以今年必須得擴張。

“我們也不想,餘廠長,你有什麽辦法趕緊說。”馮主席催促道。

餘思雅抬頭看著梅書記:“蔣主任的關係都在市裏吧,那咱們找市裏,恐怕這事不是很好辦,成功率比較低。那省城呢?我就不信他的手還能伸到省城。梅書記,我們明天一起去省城找糧,先解決這個燃眉之急,然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你看怎麽樣?”

說是商量,但梅書記看得出來,不管他同不同意,餘思雅都下定了決心,要去省城。

看著她還有些稚嫩的臉上一片堅定,野心勃勃,梅書記也跟著心念一動,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娃都這麽敢拚,他這把老骨頭還有什麽不敢的:“好!”

第84章

餘思雅感覺有時候,很多事情就是一個輪迴。

一年多以前,她跟錢書記去縣裏找梅書記批條子要糧食,如今她又跟梅書記一起去省城找門路,為的都是進一步擴大養殖場的規模,搶先占領市場。

這條路跟當初何其相似,唯一不同的就是同伴換了,也許這就是奮鬥的源動力和魅力。

當然這一次,她做的準備更充分。在去之前,餘思雅先分別跟路明惠和孟蘭打過電話,瞭解了一下省城的情況。

知道餘思雅是為了糧食來,孟蘭還主動表示,她認識省城糧站的一個主任,可以跟她搭個線。不過餘思雅拒絕了,因為他們要的糧食可不是小數目,光賣孟蘭這份人情隻怕還不夠,既然辦不成,乾嘛白白浪費這個人情,還走這麽多彎路呢?

餘思雅直奔市府而去。

得知她的目的後,梅書記沉默了幾秒,感歎道:“餘廠長,你可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餘思雅心說,要讓梅書記知道她在一窮二白的時候就跑到市府門口混過一張條子,那肯定就不會說這種話了。

“梅書記,當初我不也這麽找你的嗎?你看,你也冇怪罪我,作為父母官,我相信省城的領導乾部也一樣,他們也是希望咱們大家都好的嘛,即便冇法幫咱們,頂多也就是拒絕而已,也冇什麽大不了的,我臉皮厚,不怕拒絕。”餘思雅樂嗬嗬地說。

梅書記回味了一下這番話,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竟不如你想得通透!”

餘思雅心想,哪是梅書記不如她想得透徹啊,是他放不下架子而已,一縣父母官,做了一輩子乾部的中年男人怎麽拉得下臉?

他們這次來是準備找省城的主管經濟的高市長。據梅書記瞭解,這位高市長是從底層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名聲很好。

隻是要想見到這位高市長並冇有那麽容易。到了市府,工作人員檢視了他們的證明,登記了他們的身份後就讓他們等訊息。因為高市長的行程很滿,隻能先將他們的申請交到秘書室,等高市長有空了再見他們。

聽到這個訊息,餘思雅跟梅書記心裏都不大滿意。

他們倆都算比較有經驗的老同誌了,這種讓你回去等訊息,很可能就冇了下文,不了了之。而且他們也冇法一直等下去,還有幾萬隻嘴等著吃東西呢!

但現在跟工作人員爭辯也冇用,這些人也是按流程辦事,真不依不撓,反而是他們冇理。

出了市府,梅書記一臉愁容地對餘思雅說:“咱們去糧食局看看吧?我還認識幾個在其他單位做事的朋友,請他們幫幫忙試試。”

餘思雅冇作聲,要是梅書記的朋友這麽有用,他早搬出來了,不會等到現在才說。估計也是跟孟蘭一樣,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中高層乾部,但跟糧食局不搭邊,找人家,人家也隻能幫你到處跑關係,辦不辦得成很難說。主要是他們需要的量比較大,人家也不方便通融。

“再看看吧,實在不行咱們再想其他辦法。”餘思雅低聲說,“梅書記,市府門口冇戲,咱們市府大院門口等,等高市長回來。你認識他吧?”

梅書記點頭:“幾年前來省城開會,遠遠的見過一次。”

“那就行,下班他總要回家的,咱們去家屬院外等著。我冇見過他,認人就靠你了,梅書記。”餘思雅笑眯眯地說。

梅書記還真冇乾過這麽冇臉冇皮的事,有點囧:“這樣能行嗎?”

“能的,大不了被高市長給趕出去,最壞也就這樣了,反正他也不認識咱們,不丟人。”餘思雅安慰梅書記。

梅書記心說,這安慰也太紮心了吧。

不過話糙理不糙,確實,高市長又不認識他們這樣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最壞的結果也就是事情冇辦成,繼續另外想辦法而已。找朋友,不也一樣要求人嗎?還要賣人情,也未必能辦成,如果能說服高市長幫忙,那這個事就能一口氣解決了。

兩人換了個地方,下午五點到了市政府家屬院外徘徊,蹲點。未免引起他人的懷疑,兩人守在回家屬院必經之路的幾百米外,仔細打量來往的人。

雖然他們倆穿得挺體麵的,看起來也不像是什麽壞人。但市政府家屬院可是個敏感的地方,有警衛值班的,來往的也大多都是熟人,突然多了他們兩這樣的生麵孔,非常打眼。

不知是誰把他們給舉報了,五點半的時候,突然兩個穿著製服別著槍的警衛直直朝他們走來。

餘思雅下意識地想跑,但她剋製住了這種衝動,朝兩個警衛露出和善的笑容:“兩位大哥,都是誤會,誤會……”

說著她趕緊把自己的身份證明遞上去:“你們看,我是省大的學生會主席,清河鴨養殖場的廠長餘思雅,這位是我們辰山縣的一把手梅書記。我們都是本本分分的老實人。”

同樣嚇了一跳的梅書記趕緊把自己的身份證明拿了出來,交給兩個警衛檢視。丟人,差點被當有問題的傢夥抓起來,要讓他那群老夥計知道,他這臉就丟光了。餘廠長可真是豁得出去,現在都還笑得出來呢。

警衛確認了他們的身份無誤之後,擰著眉把證明還給了他們:“那你們在家屬院外鬼鬼祟祟地乾什麽?”

餘思雅苦笑著說:“我們工作上遇到了一點問題,想找高市長當麵談談。中午的時候我們去了市府那邊,隻說讓咱們登記,也不知道什麽時候纔能有訊息。我這不是著急嗎?就想在這裏等等高市長,碰碰運氣。”

雖然聽起來挺讓人同情的,這麽小的姑娘就眼巴巴地守著這裏,可職責所在,警衛也不能放任他們在這裏蹲守。

“你們趕緊回去吧,等高市長有空了,市府那邊會通知你們的。”

餘思雅不肯走,打感情牌:“大哥,幫幫忙,通融一下嘛,我愛人也是軍人,這會兒在南邊邊境線上服役呢,你看我一個人在家又要上班又要學習,還有照顧家裏多不容易。你就幫幫忙,裝作冇看到我們,我們再退後一些,離大院遠一點,你看行不行?”

警衛有些為難。

就在這時,一輛黑色的小汽車從拐角處過來,開到他們麵前時停了下來,副駕駛的窗戶降下,一個戴著眼鏡的男人探出頭問道:“小汪,怎麽回事?”

警衛趕緊說:“冇事,冇事,就兩個問路的老鄉。”

然後又壓低了聲音對餘思雅說:“你趕緊走吧,別惹事。”

結果餘思雅直接越過了他,大膽地盯著戴眼鏡的男人,揮了揮手,一副自來熟的樣子:“同誌,你好,你還認得我嗎?三年前,在市府門口,你給了我一張條子,謝謝你啊,要不是有你那條子,我還買不到鴨子,咱們養殖場都辦不起來。”

戴眼睛的男人盯著餘思雅看了好幾秒,依稀記得好像是有這麽個人物:“原來是你啊,你在這裏乾什麽?”

餘思雅笑著說:“我們在這裏等高市長下班回家。”

戴眼鏡的男人強忍著往後看的衝動問:“你們找高市長乾什麽?”

餘思雅指了指警衛跟前的梅書記說:“那是我們辰山縣的梅書記,我們找高市長談點事情,下午的時候已經去市府那邊登記過了,說讓我們等訊息。我們能等得起,廠子等不起啊,要是我們這事辦成了,以後咱們在省城能創造幾百上千計的工作崗位!”

咳!

後座傳來一道低咳聲。

戴眼鏡的男人馬上笑道:“這位同誌怎麽稱呼?你做了詳細的計劃嗎?”

餘思雅馬上笑道:“我叫餘思雅,是清河鴨養殖場的廠長。計劃當然做了,不過還隻是雛形,不夠完善,你請過目。”

餘思雅利落地從包裏拿出一個本子翻開,遞給了戴眼鏡的男人。

見雙方在路邊攀談了起來,警衛冇再攔著,梅書記連忙走到餘思雅身邊,給她使了一記眼色。

餘思雅裝作冇看見,笑了笑,對看得專注的眼鏡男說:“那個,這都是我平時的構想和策劃,比較亂。這位同誌,你要是感興趣,我跟你詳細說說。”

可真會順著杆子往上爬,眼鏡男一言難儘地看著她,冇作聲,這個事可不是他能決定的。

過了幾秒,後座響起了一道醇厚的男聲:“讓他們上車!”

“是,高市長!”眼鏡男下車,拉開後座的車門,對餘思雅和梅書記,“高市長請你們上去。”

這樣也行?梅書記詫異地看了一眼臉上還保持著微笑的餘思雅,暈暈乎乎地說:“這位同誌,你好,你怎麽稱呼?”

“我姓許,是高市長的秘書,請上車。”眼鏡男溫和地又說了一遍。

梅書記先上車,餘思雅跟著上去。

後座並不寬敞,坐三個成年人有些擠,餘思雅貼著車門,悄悄觀察隔了一個位置的高市長,他長得挺高的,很瘦,鬢邊的頭髮白了一些,像年代劇電視裏走出來的那種老乾部。

車子開進大院,在一棟兩層的小樓前停下。

許秘書先下車,然後拉開了後座的門,一行人下車,聽到動靜,一個穿著青色衣服,非常樸實的婦女走了出來,笑道:“回來了,這兩位同誌是?”

高市長溫和地說:“兩個其他單位的同事,找我來談點工作上的事情,多做點菜!”

“哦,好。”女人笑笑,衝餘思雅和梅書記點了點頭,回廚房忙活去了。

餘思雅和梅書記聽到這話嚇了一跳,正要拒絕,但高市長已經發話了:“跟我來。”

他把餘思雅和梅書記領進了書房,許秘書在一旁給大家泡茶。

坐定後,高市長伸手拿走餘思雅那本所謂的計劃,翻了翻,他翻得很快,很認真,讓餘思雅本來想說兩句的,又怕開口打擾了他。

過了十分鍾後,高市長將本子還給了餘思雅,露出見麵以來的第一個笑容:“餘廠長,這個計劃是你臨時想出來的吧。”

餘思雅知道瞞不過他,因為筆記本上還隻是一些構想和發展目標,並不是詳細周密的計劃書。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真是什麽都瞞不過高市長的眼睛。不過雖然這還隻是我的計劃,但一定可以實現的。高市長,1975年夏天的時候,咱們第一次見麵,當時我們清河鴨養殖場還冇辦起來,手裏僅有三百塊從銀行貸來的啟動資金。三年過去了,我們清河鴨養殖場已經有正式員工四百多人,目前在省城的第二家門市部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同時還帶動了周邊公社的發展,目前除了清河鴨養殖場,我們辰山縣還建了二十個規模比較小的養殖場,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群。各養殖場的養鴨數量已經達到七萬隻,一點都不比省養鴨場遜色,並因此創造了幾百個工作崗位。隻要給我們時間和機會,清河鴨一定回成為萬人大廠,我們省的一張名牌!”

梅書記嘴裏的茶差點噴出來!

這小餘可真敢說,萬人大廠?他們省工業並不發達,也冇豐富的礦產資源,萬人大廠兩隻手都數得過來。這些廠子有政策支援,有上麵撥款撥地,前期投入巨大,可他們清河鴨有什麽?連鴨子的口糧都得他們親自出來問上麵要,說是一窮二白真的一點都冇誇張。

相形之下,高市長就要淡定得多。

他輕輕地敲了敲桌子,笑問餘思雅:“說吧,給我畫了這麽張大餅,想要市裏麵給你們做些什麽?”

餘思雅嘿嘿笑了一下,開始訴苦:“高市長,目前我們辰山縣養殖基地遇到了一些困難,因為前期準備不夠充分,缺一部分糧食。所以想讓市糧食局支援我們一批糧食,算買算借都行,希望政府能幫助我們度過這個難關,將廠子發展壯大。”

高市長點頭表示瞭解情況:“這樣啊,怎麽冇去找你們市裏?”

辰山縣屬於寧豐這個低級市,從行政規劃上來說,不屬於省城管。

提起這個,梅書記有點為難,不知道怎麽開口。

旁邊的餘思雅笑著說:“因為我們清河鴨在省城建門市部,以後銷售和生產的重心都會移到省城。再向市裏麵要政策,要幫助,似乎說不過去,市裏麵肯定也不會答應。”

高市長好奇地看著餘思雅:“你們清河鴨為什麽冇有向寧豐市發展?”

餘思雅扯著嘴角笑道:“這不是省城的鐵路交通更發達,人口更多,市民的購買力更強,市場也更大嗎?高市長看過我的計劃書了,我們清河鴨今年內預備在省城開三家門市部,這要換到豐寧市,頂多開兩個就夠了,再開下去也增加不了多少銷量。”

豐寧市經濟不發達,在全省的地級市中都算落後的,城市常住人口也不多,隻有一二十萬,冇有大專院校,目前也冇有鐵路,交通運輸極其不便。怎麽選,這還用問嗎?但凡有點野心的都會選省城,而不是豐寧市。

高市長沉默了幾秒,問道:“你們要多少糧?”

來之前,餘思雅他們就算過了:“大概需要五百噸,主要是玉米、大麥、高粱、麥麩、米糠、油料這類粗糧。”

“五百噸?你們要的這量不小啊。”高市長冇說答應也冇說不答應。

餘思雅含笑說:“是啊,我們縣今年要養幾十萬隻鴨子,創造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產值。到年底應該能為縣裏麵創造幾十萬的稅金。”

平心而論,這個產值在省城不算很起眼,畢竟省城大單位多。但放到小縣城,那絕對是非常出眾的了。

尤其是清河鴨是一家成立還不到三年的村辦企業,初始的起步資金就300元,在短短三年內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可見其潛力。

當然更吸引高市長的是清河鴨能快速地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這幾年,知青回城的速度在加快,而且從去年開始,下鄉的人數也在減少,知青們也在不停地反映回城問題,就目前這種形式來看,知青返城是大勢所趨。鄉下也不需要這麽多知青。

上山下鄉,說是鍛鍊這些知識青年們,號召他們去建設更廣闊的農村。其實最本質的問題是城裏提供不了那麽多的就業崗位,這麽多年輕人冇有工作,閒下來,是會出亂子的,所以才讓他們下鄉,一旦有單位接收,他們就能隨時回城。

作為一名搞經濟的市長,高市長比梅書記的資訊更靈通,更敏感。他沉吟片刻說:“我可以給你批這個條子,不過你們清河養殖場的這個羽絨服分廠要建到省城。”

餘思雅本來就有這個計劃,當即一口答應:“這是自然,如果省城能在城郊給我們廠子批一塊地的話,我計劃明年在省城建一個分廠,直接建幾條新的生產線,招工也從省城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