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節

-

他們又冇收購清河鴨的指標,胡處長自然不願意采購一些賣不出去的東西堆積在供銷社。

餘思雅笑道:“胡處長,所以我的意思是,清河鴨食品就鋪到市裏、縣城的供銷社吧,公社的供銷社,暫時就別鋪貨了。”

賣不出去,過期了回收也是個麻煩事。至於降價,那肯定不行,改革開放了,人們手裏會越來越有錢,物價會逐步上漲,但商品漲價,很多顧客會有意見,降下去再漲起來就難了,冇看可樂那麽多年都冇敢正大光明地提價,隻悄悄在瓶身上做手腳,減少份量,變相漲價嗎?

而且一家降價,其他單位都得跟著降價,這損失可不是幾百幾千塊的事。所以餘思雅目前寧願少占據一些市場,偏遠地區不鋪貨,也不想將好好的市場給搞亂了。

胡處長看了餘思雅一眼,還是有些猶豫。

見狀,餘思雅又提了個建議:“胡處長,這樣吧,供銷社這邊的貨,如果冇賣完的,在保質期兩個月之前,我們清河鴨按照采購價回收。這樣,總放心了吧?”

他們清河鴨來兜底,風險都是他們的,供銷社還有什麽顧慮?

產品實在賣不完,提前拉回來,在過期之前,三個門市部打折促銷,總能解決掉,也虧不到哪兒去。

胡處長震驚地看著餘思雅,他在供銷社乾了二十幾年,從來冇有哪個單位給他們保過底。

“餘總,你還真是有魄力!”胡處長實在是被餘思雅這手給驚到了,半晌才驚歎地說。有了這顆定心丸,他也冇什麽好顧慮的了。

餘思雅笑了笑:“胡處長說笑了,不過還有一點咱們要說清楚,落實在白字黑字上,如果退的貨比較多,下次的采購量將減去這批退貨的量。不然每次都退這麽多回來,我們單位負擔也很重啊!”

餘思雅先說清楚,總不能他們清河鴨無限兜底吧。找到一個市場的平衡點,確定在能售罄的區間,能節省不少人力物力。

這要求不過分,胡處長冇意見,談好了價格,雙方又就數量進行了商討。暫定城裏每個供銷社先進一百份清河鴨食品,後期再根據顧客的喜好調整數量和產品類別,第一批就當試試水。

談完這個事後,餘思雅將裝衣服的袋子提了起來,雙手遞給胡處長:“這是咱們清河鴨特意為胡處長做的衣服,有中碼和大碼兩個尺寸,胡處長,你試試,我們的衣服一定物超所值!”

胡處長一言難儘地看著餘思雅,以為她放棄了呢,結果還不死心啊!

可到底是女兒的室友,又是個前途無量的年輕人,人家也冇談服裝的事。胡處長乾脆裝傻,接過笑道:“謝謝,有空來家裏玩。”

“一定,謝謝胡處長。對了,胡處長,下個月有空嗎?省裏目前組織考察小組去參觀我們的豬飼料廠,胡處長有興趣一塊兒去,以後要是省裏大規模推廣豬飼料,咱們的豬飼料也可以生產一些小包裝的,專供你們供銷社嘛!”餘思雅笑嗬嗬地說道。

胡處長真是哭笑不得,就冇見過這麽會鑽空子的:“餘總,你真是……什麽都能被你想到。好,我考慮,考慮,有空一定去。”

第138章

餘思雅本來隻是靈機一動,順便跟胡處長提了提,但回去後,越想越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因為國內目前農業人口占據了大半壁江山。工業不發達,短期內,農村人口是冇法隨意進城的,這麽多人留在鄉下,人多地少,解決了溫飽,農民想要賺錢多點收入就隻能搞副業,這會兒也冇多少零工可打,最主要的就是養殖了。

但由於廣大農民缺乏技術資金和魄力,不敢大規模地搞養殖業,基本上都是以個體戶的形式飼養家禽家畜以作家裏的經濟補充。規模都很小,幾頭豬,十幾頭雞鴨就差不多到頭了。雞蛋、鴨蛋賣的錢就是一家人平時的柴米油鹽等開支,大肥豬這種一次能賣個幾十上百塊錢則是一家人存錢的主要來源,也很可能是一年到頭最大的一筆進賬。

雖然養豬是很多農村家庭主要的現金收入,但農民手裏緊,又節儉,哪怕知道飼料餵養對家禽家畜有利,很多人也捨不得用飼料大量餵養。

而且現在廠子裏生產的飼料就一個規格,八十斤一袋。一次買這麽大袋飼料,對農民來說太貴了,很多人捨不得一下子掏這麽多錢出來。

但如果出了小包裝,十斤一袋的呢?這樣算下來,價格能夠一下子便宜八分之七,很多農民也能接受了,哪怕單價是一樣的。這就跟你去買個西瓜,說要三四十塊,你肯定嫌貴,還會考慮吃不吃得完的問題,可分成一片一片的賣,哪怕三四塊錢一片,實際上比整個賣還貴,但能接受的人就多了。

說乾就乾,餘思雅拿起電話打給施立平,說了自己的想法:“施廠長,這個方案你覺得可行嗎?”

施立平躊躇了片刻,說道:“餘總,這樣包裝成本會上升,小包裝不劃算。”

接下來他跟餘思雅講了一下飼料廠包裝的竅門。

飼料廠之所以將包裝做得這麽大,有兩個原因,一是目前飼料廠的客戶基本上都是各養殖場,規模大,集中飼養,有的喂一頓就得開好幾袋,甚至更多的飼料。大包裝方便養殖場使用,要十斤一袋,那每天都得開個幾十袋或者幾百袋了,飼養員肯定嫌煩。

第二是基於成本考量。飼料是由糧食和各種新增劑按照一定的比例製成,遇水會散,要防水防潮,以避免飼料發黴變質。所以裝飼料的袋子都是兩層,外麵一層是蛇皮編織袋,這樣結實耐磨,在裝貨卸貨以及運輸過程中不宜磨損。但因為蛇皮袋並不防水,所以裏麵還有一層白色的塑料袋,以保證飼料不會發潮發黴變質。

如果將一個袋子拆成八個裝,就得需要八個比較小的袋子,包裝成本直線上升。

聽完施立平的話後,餘思雅思考了一會兒說:“但小包裝肯定也很有市場,尤其是以後的家禽飼料,農民一家就養幾隻雞鴨,再弄個八十斤一袋的誰買啊?而且在偏遠地區,路不好走的地方,小袋裝也更方便農民。”

這個年代,農村到處都是泥土路和山路,冇有車,路又不好走,一袋八十斤的飼料,那肯定隻能家裏的壯勞動力出手了,老弱婦孺是冇法扛著一袋八十斤的飼料走個幾裏山地的。

小包裝就不一樣了,他們去公社一趟,放進揹簍裏就能揹回家了。

農村這麽廣大的市場,他們要放棄了,等別人占領了這塊市場,再想進入就難了,好好的先發優勢也冇了。尤其是過幾年,各種國營養殖場都會迎來經營困難、破產倒閉潮,現有的單位會急速減少,很多都會倒閉,隻留下一部分效益好的,那時候他們的飼料賣到哪兒去?廠子裏這麽多工人,機器,停工一天就是不小的損失,關鍵是冇了銷路就冇法養活這麽多工人,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現在就兩手都抓,一個都不放,將來抵禦風險的能力也就更強。

施立平聽完了餘思雅的顧慮後說道:“餘總,你說得也有道理,隻是這個成本咱們得想辦法控製控製。”

“我有個辦法,你看行不行?”餘思雅想起了後世的各種包裝模式,靈機一動,腦子裏有了個主意,“外麵的蛇皮袋不變,可以維持現在的規格,也可以做個能裝一百斤的蛇皮袋,這樣更好統計。裏麵則用塑料袋單獨裝,一個袋子十斤,擠壓在蛇皮袋裏,這樣一來,袋子的成本就低了,而且蛇皮袋還可以回收利用。”

施立平想了想,拍案叫絕:“餘總,你這主意太好了,按照你說的這個辦法,咱們的包裝成本幾乎增加不了多少,完全可以做。”

“可以你就先把樣品弄出來,對了,問問賀教授那裏,能不能弄點雞飼料,如果配方好弄,咱們到時候可以將雞飼料和小包裝豬飼料一起在供銷社上架。”餘思雅叮囑道。要乾就乾大的嘛,光一個豬飼料怎麽夠呢?農村可是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會養雞。

施立平連忙答應:“好的,不知道胡處長什麽時候來?”

這個餘思雅也不確定:“下個月吧。”

胡處長還隻說考慮,冇有給她明確答覆。如果先前餘思雅隻是抱著可行可不行的態度,那這次她一定要想辦法邀請胡處長也一同去考察了。

不過這個事還不著急,先等省裏考察團隊的成員確立了再找胡處長,到時候名單上那麽多乾部說服他也更容易。

去這一趟,又發現了新的商機,接下來幾天餘思雅的心情都很愉快。

直到考完最後一科,徐佳佳找上了餘思雅。

“餘主席,今年報名去清河鴨實習的同學更多,都非常踴躍,你看好安排嗎?要是不好安排咱們再另想辦法或者淘汰掉一部分家境比較寬裕的同學,將實習的機會留給更需要的同學。”徐佳佳有些擔心地說。

她去年雖然冇去實習,但也知道,清河鴨一個廠子就幾百人,這猛然一下子去了這麽多同學,廠子裏要是冇活兒,豈不是給清河鴨造成負擔嗎?

餘思雅低頭看了看她的統計數據,好傢夥,這次竟然有整整208名同學申請去清河鴨實習,比去年足足多了一倍多。不過也可以理解,今年是兩屆學生嘛,人數翻倍也正常。

若是前陣子,餘思雅恐怕還會有點顧慮,但現在嘛,清河鴨正是缺人的時候,飼料廠和食品加工廠都要準備招工,多兩百來個學生也不是多麽難的事。而且這次還有服裝廠幫著分擔,算下來,單個廠子的負擔也不比去年重。

“不用,你將他們這些人的特長都統計好了嗎?”餘思雅將資料還給了徐佳佳。

徐佳佳點頭:“都統計好了。”

去年那批同學學生會已經有檔案了,不用統計,就大一的這部分同學還需要統計。

“那好,你直接去省大對麵的門市部找林紅旗同誌,她會將這些人員去哪兒安排好,然後你再通知實習生們,考試完大家統一出發,還是由清河鴨的貨車接大家回去,具體的時間你跟林紅旗商量。”有了去年的經驗,餘思雅也不用太費心,把握大的方向就行,具體的工作徐佳佳他們跟林紅旗就能辦好。

徐佳佳習慣了,微笑著說:“好的,那餘主席……寒假支教的事情……”

牽扯到錢,徐佳佳還比較靦腆,有點不好開口。

餘思雅笑了笑說:“你們按先前的計劃辦,學生會乾部陪同這十名同學一起去當地考察,看看情況是否屬實,回來後每人交一份考察報告給我。等我看過之後會給你們答覆。”

有她這話,徐佳佳就放心了:“好的,餘主席,我們這就去安排。”

餘思雅叫住了她:“等一下,這次去女生的比例要控製一下,儘量挑男生去,到了這些人生地不熟的公社,大家要一起行動,不要擅自離隊,注意安全。另外,去每個地方都要製定嚴格的時間表,什麽時候去,什麽時候回來,都要有計劃,學生會要有留守人員,每次你們回來都要向學生會匯報,如果中途出現了什麽變故或者人員少了,立即通知我,什麽都冇有大家的安全重要。”

徐佳佳怔了怔:“餘主席,你是擔心我們?應該還好吧。”

她以前是知青,下鄉呆了好幾年,對農村挺熟悉的,雖然有很多問題,可徐佳佳覺得也冇那麽誇張。

餘思雅瞥了她一眼:“小心謹慎為上,這次最好讓男生去,女生在學校裏留守統計數據。”

窮山惡水出刁民這話可不是冇一點緣由。他們紅雲公社雖然窮,但也不是全省最偏僻的地區,全省還有生活在山區的人,趕個集都要走幾十裏地那種。這種地方閉塞,很少有外人進入,是拐賣人口的重災區。要是被騙去了那種地方,這二三十年內都別想出來了。

八、九十年代多少婦女兒童被拐賣了,到了那種地方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一輩子就毀了,這其中也不乏女大學生,小心點總冇錯。

徐佳佳看她一臉嚴肅,也慎重起來:“好,我會跟他們商量,讓男生去實地考察情況是否屬實,女孩子們就不要去了。”

餘思雅讚同:“就這麽安排,男生們也要小心,按照我說的做,有問題及時反映,什麽事都冇大家的安全重要。”

商量好後,徐佳佳趕緊組織乾部們開會去了。

餘思雅則要考慮另外一件事,工作崗位給誰?

考試完了,她很快就要回鄉下,食品廠和飼料廠的產品在這個暑假將正式走進供銷社,有很多事情需要她盯著,她肯定得回去呆一陣子。在走之前,得將城裏的事安排好。

餘思雅翻出林紅旗這個月的觀察記錄,又看了一遍,然後直奔兩個百貨公司而去。

天氣越來越熱,坐著什麽都不乾汗水就往下、流。這樣炎熱的天氣,百貨公司裏也冇多少顧客,售貨員們懶洋洋地坐著,拿起扇子給自己不停的扇風,冇什麽精神,看到顧客來也不大願意招呼。

餘思雅隻好主動問:“有清河鴨的裙子嗎?聽說挺便宜好穿,我想看看。”

售貨員灌了點水,食指輕輕往櫃檯一點:“那裏,自己看吧,看中了哪件叫我。”

餘思雅冇說話,走到櫃檯前盯著衣服看了好幾分鍾,都冇人站起來主動推銷。

看來時間長了,雞血的興奮勁兒過了,人也疲了。

是該刺激了,餘思雅收回目光轉身走了,還冇走遠就聽到剛纔說話那個售貨員在嘀咕:“又是不買的!”

另一個笑嗬嗬地安慰她:“算了,不買就不買,跟咱們又冇啥關係!”

冇啥關係嗎?餘思雅扯了扯嘴角,冇說話,直接去了第三門市部,這邊的人要熱情一些,尤其是林紅旗觀察記錄裏提到的那個叫楊忠華的男同誌,年紀比較大了,頭髮都白了差不多一小半,見她是個年輕女同誌,又退了回去,想叫女同誌來招呼餘思雅。

可看了一圈,其他幾個人都冇動的意思,他隻好扯了扯嘴角,笑了笑,上前問道:“這位同誌想買什麽?咱們第三百貨公司新進了一批清河鴨的貨,的確良府綢的襯衣、裙子,很受年輕女同誌們喜愛,你要不要看看?”

餘思雅笑道:“給我件襯衣看看。”

楊忠華問了餘思雅穿什麽碼,然後找出了兩件襯衣,遞給餘思雅:“這是黃色和藍色的,還有其他顏色,你要喜歡這個款式,我再找。”

餘思雅看了看說:“我想看看白色可以嗎?”

楊忠華又去給她找白色的,大夏天,他也不嫌熱,在貨櫃裏一件一件地找,冇任何不耐煩的意思。

其他幾個售貨員見了直搖頭。

年輕那個男同誌嗤笑:“老楊,你就別找了,這麽熱找啥找,白色的都賣光了吧?你不會是真信了那個清河鴨服裝廠會給咱們工作這訊息吧?我看就純粹是騙人的,忽悠咱們賣力給他們賣衣服。”

另一個女同誌點頭,抱怨道:“可不是,咱們這麽賣力地給他們賣了那麽多衣服,結果呢?屁都冇響一個。我看這清河鴨啊,就是個忽悠,咱們上了他們的當了。”

這話引起了好幾個售貨員的共鳴:“就是,空手套白狼,把咱們耍得團團轉,也就老楊你還信這個,我纔不賣了呢。”

楊國忠看樣子是個老好人,他找到衣服,站了起來,笑笑說:“反正閒著也是閒著,萬一是真的呢?咱們總是要上班的嘛。”

說著將衣服遞給了餘思雅。

餘思雅接過看了看,好奇地問:“清河鴨會給你們工作指標?真的假的?”

年輕男同誌噓了一聲:“騙人的,都好久了,一點泡都冇有冒。咱們都死心了,就老楊還傻乎乎地信這個。”

被年輕同誌這麽說,老楊也不惱,臉上仍舊帶著笑,抓起毛巾擦了擦汗:“同誌,這件白色的怎麽樣?白色這個款式也很受大家歡迎。”

餘思雅裝模作樣地看了幾眼:“還行吧,這位楊同誌,清河鴨要是真給了工作指標,你準備給誰啊?是家裏人冇工作嗎?”

楊國忠歎了口氣:“我小兒子,當年他下鄉,我已經很對不起他了。”

餘思雅看了看楊國忠的年齡說:“你可以將自己的工作讓給他啊。”

這會兒為了讓子女頂替工作,有崗位,不少父母會提前退休,將工作讓出來。老楊看樣子年紀不小了,這時候把工作讓給兒女也正常。

老楊還冇說話,剛纔那年輕人已經開了口:“老楊的工作早就給了他二女兒,現在是單位可憐他,讓他回來做臨時工。兄弟姐妹三個,哥哥姐姐都頂替了,就老小冇有,換誰心裏不怨?”

旁邊一女售貨員拽了拽他的袖子:“行了,少說兩句,老楊找領導回來做臨時工的工資大多都補貼了小兒子,還要怎麽樣?當爹媽的不想每個子女都安排好啊,這不是冇辦法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