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王朝時期

舊石器時代(約前 700000一約前7000年)的埃及人主要居住在上埃及臨近河穀的沙漠地區,使用粗糙的燧石工具,過著以狩獵為主的遊牧生活。

新石器晚期,埃及氣候變得乾燥少雨,原有的草地變成了沙漠。

原來在此遊牧的埃及入不得不離開他們的家園,遷徙到附近的河穀地區。

這一時期,他們使用的燧石工具得到進一步發展,石器開始變小變光,燧石製造的箭麥和鐮刀在這一時期也開始出現。

儘管鐮刀的出現預示了農耕的開始,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冇有發現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農耕的首接證據。

埃及人開始農耕生活的可靠證據始於新石器時代或銅石並用時代(約前8800-—約前4700年)。

新石器時代,埃及人過著定居的農耕生活。

他們種植穀物和亞麻,編織亞麻布和籃子,製作粗糙的陶器,並使用各種石製工具。

大約公元前5300年,前王朝文化在兩個區域同時發展起來。

.個是以三角洲西部邊緣地區為中心的下埃及文化,另一個是以尼羅河穀地為中心的上埃及文化。

根據諸如陶器和生產工具等人工製品的演進,下埃及文化可以分為如下幾個發展階段:法尤姆A文化(約前5450—約前4400年)、邁瑞姆達文化(約前5000一約前4100年)、奧瑪瑞文化(約前4600一約前4350年)和馬阿迪文化(約前4000一約前3200年)。

下埃及的社會經濟以種植穀物的農業為主同時也飼養綿羊、山羊、狗等大種動物,並伴有早期宗教活動。

人們製作簡單的陶器和日趨精美的新石器,並開始使用從西亞進口的青銅製作簡單的銅器。

上埃及文化則有以下幾個發展階段:塔斯亞文化-巴達裡文化(約前4400一約前4000年)、涅伽大文化一期或阿姆拉特文化(約前4000一約前3500年)、涅伽大文化二期或格澤文化(約前3500一約前3200年)和涅伽大文化三期或零王朝(約前3200一約前3000年)。

其社會經濟也以種植穀物為主,兼營畜牧業。

其代表性人工製品是紅陶或黑陶、帶有圖案的象牙梳子和勺子,以調色板、護身符和小雕像為代表的石器。

銅器使用範圍進一步擴大,主要用來製作魚叉、斧頭和刀等生產工具。

前王朝時期,上埃及的對外貿易頻繁。

涅伽大文化時期,來自東方的孔雀石和南方的樹脂己經成為埃及人的主要貿易品。

從三角洲北部到努比亞的廣大區域內,考古學家們發掘出了大量的存放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土坑。

而在西奈半島北部,人們還發現小規模的供短暫居住的驛站。

這兩個考古發現表明,這一時期的埃及對外貿易至少部分地由小規模的商隊控製,而來自於巴勒斯坦地區的印璽,則展示了當時官方貿易的存在。

上埃及的涅伽大文化首接促使了第一王朝的產生。

涅伽大文化一期時期,下埃及文化從埃及中部傳播到埃及南部。

涅伽大文化二期時期,它伸展到北部三角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