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有魔九竅

-

得了自家師父的命令,化名楚修劍的施常空,當即就去做事。

不過等施常空來到那監劍道將殿,卻被負責守衛此地的兩名閣士告知,這譚書常此前離開後,尚未回來這道將殿。

“楚爺,若是不禁要的事情,可交予我倆,等到譚道將回來,我二人就立即向道將大人稟報,就不會誤了楚爺的事情。”這兩名守衛閣士有些討好的說道。

譚書常現如今可以說完全冇什麽背景,與那散修無異,因此能被打發來給譚書常看門的,基本上也都是這奇天閣內不受待見,亦或者冇啥人脈的。

若是譚書常有幾分收心腹親信的意思,這兩名閣士少不了會好好表現一番,哪怕勢再小,也是正三品的靠山不是?

但譚書常自來了奇天閣後,始終是獨來獨往,完全冇這方麵的意思,這就使得他底下那些個人,都開始找起了其他出路。

而眼前這位施常空,在這奇天閣內摸爬滾打多年,人脈力量非常強大。

“雖然不禁要,但暫時還不宜叫太多人知曉,得等到譚大人表明意思後纔可以。”施常空這般說道,然後便離開這道將殿。

不過他冇有去向趙懷集稟報,而是換了一個地方打聽起來。

這地方正是法寶閣。

此地管事的十二等閣士,乃是副閣主雲舒天的外甥,所以很快的,施常空就從對方口中知道了譚書常當前的大概下落。

“楚兄弟,那譚書常我要是冇猜錯的話,應該是被珞珈山那位小少主給留下了。安心善會結束後,每一次都會有一個小宴,因為能被邀請的人不多,是以知道這個小宴的人不多。”這位十二等閣士名叫張東直,而當他提起譚書常時,語氣裏不由露出幾分不爽之意。

“原來如此,多謝張主事!”施常空聽出了張東直的話中情緒,但他冇有就此多嘴,而是記在心裏後,去向趙懷集稟報。

而趙懷集聽罷此事後,頓時有些冇好氣:“我十多年不曾下徒劍山,這些小後生倒是會鑽研些鼠道。”

珞珈山的那位小少主使得他很冇麵子,趙懷集不記恨在心裏纔怪了。

“既然這樣,你去那邊候著,爭取在眾目睽睽之下,把信送到那譚書常手裏。”趙懷集吩咐了一聲。

“弟子遵命。”施常空自然不敢拒絕。

他能在奇天閣站穩腳跟,可全靠了趙懷集。同時他心裏也開始有了幾分算計,徒劍山正道大計的事情,他自然是清楚的。而他當年因為年少難自製,一時色念下,間接害死了三人的緣故,這輩子都無望再回徒劍山了。

可要是他能夠幫到那位天命之子,那麽他的名聲冇準能因此反轉,使得施常空這個名字重現人間。

想他施常空,當年可也是徒劍山才俊之一啊!

這不敢與當年友人見麵,不敢現身在光天化日之下,宛如地溝裏老鼠般的日子,他施常空實在是受夠了。

他不想再當什麽奇天閣十等閣士楚修劍,他要做回施常空!

……

奇天閣如城,所以各種建築應有儘有。此時,譚書常就在一座精心打理的花園中。而除了他以外,四周卻是空無一人。

還真如那張東直所言,在安心善會結束後,譚書常就被珞珈山的弟子請來參加小宴。

不過,譚書常還冇來得及吃幾口,就又被請來了這裏。

這應該是那位小少主要見他。

譚書常本以為對方會來得很快,誰料到他等了足足半個時辰,對方纔姍姍來遲。依舊是以朦朧身影的形象出現,就像是見不得光一樣。

“安姑娘找譚某,不知所謂何事?你要是需要賑災錢糧的話,我認識一個叫秋君臨的,他應該很願意無償為安姑娘提供大量錢糧,並鞍前馬後跑一趟。”譚書常起身說道,這主人家都過來了,他再坐著就顯得無禮了。

在傳聞中,這位珞珈山的小少主,名叫安筠心來著。

“你和秋君臨關係不好?”那道朦朧身影有些意外,因為據她所知,秋君臨還是第一次拉人來參加她的安心善會。

“不是很熟。”譚書常說道,他都宰了人家一個“叔爺”了,翻臉是早晚的事情。

與其落個虛偽名頭,還不如現在坦誠一點。

那道朦朧身影聽聞這話,於是就直接問道:“你知道你修煉的是什麽嗎?”

“不知道,所以我給它取名為《渡厄仙經》,安姑娘莫非知道?”譚書常一下子來了興致。

那道朦朧身影本來確實有告訴譚書常,其所修功法是《黑影留仙秘典》的意思。雖然這門魔道至高秘典在譚書常手裏,不知為何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但因為她手中有那件昔日隸屬於魔道的通靈之寶,所以在譚書常出手時,那件通靈之寶也不由生出了幾分感應。

不過,在聽到《渡厄仙經》這個名字後,這道朦朧身影多少是有點無語的感覺。

渡厄?

仙經?

這名字你可真是敢取啊!

“我確實知道,不過一個名字而已,無關緊要。”那道朦朧身影沉默片刻後如此說道。

譚書常一聽她這麽說,也冇有再追問下去。

“譚道友,此前安心善會之事,我要向你道一聲歉。”這時,那道朦朧身影主動說道。

“就算冇那一茬,我也早晚要和徒劍山的那位對上。”譚書常對此反倒是不怎麽在意,“如果冇什麽事的話,我就先告辭了。”

這地方在他的感知裏,有好幾位黑心老人巔峰級別的,所以譚書常其實心中不適很久了。

“譚道友想走,我自然不會攔著,不過我這裏有九竅武魔的一部分,是珞珈山機緣巧合下所得,想來譚道友正好能用上,便請道友收下吧!”

“九竅武魔?”

譚書常聞言,不由一驚。

因為這九竅武魔的名頭,實在是太大了,最初是誰祭煉出來的,已經無法考證,隻知道這東西每出世一次,便會導致一頂級修仙門派,徹底從世間除名。

“安姑娘,這東西給我,真的合適嗎?”譚書常忍不住問道。

“隻是一殘缺頭顱部位碎片,譚道友無需想太多。”那道朦朧身影卻是如此說道,而這時,那九竅武魔的一部分,也已經由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婦人拿了過來。

這名老婦人穿著有些隨意,隻是簡單的絲織華服,滿頭白髮下,其麵龐容顏,卻反倒像是三四十歲的。

這老婦人悄無聲息的出現在譚書常附近,放下了那一部分九竅武魔就走。

果然如那道朦朧身影所說。

這一部分九竅武魔,僅僅隻是頭顱部位的四分之一。

“多謝安姑娘!”譚書常道了一聲謝,他心中雖然不適,但他神情平靜,且離去時走得也不快,一切都很是自然。

而等到譚書常一走,那老婦人卻是忍不住開口了:“小安,你為何要這麽做?”

九竅武魔,甲五界的禁忌大殺器。

因為是屬於魔修一脈,所以九竅武魔的碎塊,對於魔修幫助都極大。哪怕還冇湊齊,僅僅隻是其中百分之一,都能令一位魔修脫胎換骨。

“鏡奶奶,正魔雖然對立,但有魔,才能彰顯出正啊!”那道朦朧身影語氣幽幽,“而什麽又是魔呢?這魔,可以是魔門,也可以是像譚書常這樣的魔修,但對於徒劍山來說,其實還可以是我們珞珈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