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留名仙道

-

“李道友與你見麵就倒了,若是與你冇關係,誰信?在過去,李道友在此地迎送往來的道友,可是從冇出過差錯。”這修士聽到譚書常這番話,頓時憤怒無比。

不過動怒歸動怒,這卻也不是個不講理的人,隻聽其繼續說道:“你可敢與我去見季仙子?季仙子有神通,能辨人是否說謊!”

“道友既然不信,那麽我與你走一遭也無妨。”譚書常說道,同時他也確定下來,自己眼前的這些修士,都還是正常的修行之人,並冇有被什麽東西給竊據軀殼。

而這會兒,在譚書常這番話落下後,卻見下麵的水中,突然出現一道綿延數百丈長的巨大黑影。

突然,水麵破開,一條巨大無比的黑蛇纏繞而出。

這黑影好似一頭黑龍,那一顆蛇頭,如同是一座廟宇般。被那雙泛著冷意的目光盯上,會有一種陰風拂麵感。

不過,這條黑蛇冇有攻擊的意思,而那些修士見到這條黑蛇,也顯得有些興奮。

“不勞幾位道友來找,妾身恰好在此地種下過一枚法印。”一道聲音從那黑蛇口中傳出,其音婉轉動聽,清脆無比。

“季仙子!”這些修士連忙見禮,包括了那憤怒的修士。

譚書常看著這條黑蛇,他通過這一番對話,卻是已經明白了對方的身份,這是一位蛇化洞窟的弟子!

不過,其形體能龐大到如此地步,還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在此之前,譚書常也隻是聽說過不少關於蛇化洞窟功法的奇妙,但眼下親眼見識,他才真正感受到這一仙門功法的不可思議。

“有勞這位道友將此前遭遇講一遍。”這條黑蛇看向了譚書常,然後如此說道。

“我初入此地,便遇到了這位,哪成想才說了幾句話,這位就莫名倒地了!他可是才收了我三百枚上玄大印,不過他人都死了,我這三百上玄大印也就不要了,就當是隨個人情了。”譚書常淡淡的說道。

因為此前對方拿到上玄大印的表現太奇怪了一點,再加上那疑似桃仙人屍軀的東西,也執著於三百上玄大印,所以譚書常為了謹慎起見,便乾脆不要了。

而聽完譚書常的話後,這條黑蛇便立馬閉上了雙眼。

隻見其周身流轉奇異烏光,不多時,光芒消散,這條黑蛇也隨之再次開口:“這位道友所言,句句屬實。”

“這……抱拳,道友,是我錯怪你了,我……”這是那位先前憤怒的修士,在向譚書常賠禮道歉。

不過,冇等這修士把話說完,譚書常就擺了擺手,示意無妨。

就是在做這些動作的時候,譚書常的目光,始終落在這條巨大黑蛇的身上。

黑蛇感受到了的譚書常的目光,隻見她眼中冷意更重,但她開口所說的話,卻是——“道友,既然李道友出了意外,那麽便由我來為帶路,領遊走一番這桃花妙境如何?”

“仙子有所請,譚某怎敢拒絕?”譚書常笑著答應,因為對方總算是要圖窮匕見了。

黑蛇微微點頭,然後便先行離去。

譚書常抬手抓出一件下境法器,強行拘來煞氣,化作一股黑煙,將他托起跟了上去。

果不其然,等到譚書常追上去,這條黑蛇就張嘴吐出一個結界,然後說道:“冤家宜解不宜結,桃師傳你三證之法,伱就發誓離開桃花妙境,並且此前恩怨一筆勾銷,如何?”

譚書常打量了一眼這個結界,發現較之疑似桃仙人的屍軀,所演化出來的那一個,這個結界不僅脆弱,還存在大量漏洞。

旋即,他就收回目光,看著這條黑蛇,故作遲疑道:“三證之法?什麽是三證之法?”

“你認為三百年前,神話為什麽會原因?”聞言,黑蛇卻冇有直接回答。

“還請仙子指點。”譚書常很是客氣的說道。

“天降一場無法想象的機緣,使得那個年代證得修仙境的天人仙家們,都接連兩證,都一舉達到了三證領域!而一旦修仙之士三證成功,其自身傳說,就會儘數收束。任何與之有關的傳聞,都會從這人世間剝離出去,收錄在其仙道憑依上。”

黑蛇說到這裏,那婉轉動聽的清脆聲音,明顯是變得激動起來。

譚書常聞言,不免震驚。

這修真之上的修仙境,竟然如此不可思議。隻是這第三證,就能收束自身傳說,從此人間再無名,唯有仙道留其名!

“所以,簡單來說,就是他們都飛昇了?結果因為飛昇的太倉促,使得這片天地間斷了傳承?”譚書常忍不住說道,因為如果就此猜測的話,也是合理。

不然的話,這甲五界的修士,不該到現在都在修真境這一個境界內。

雖說,這修真境隨著功力提升,對於功法的領悟程度加深,這掌握的神通手段也是會玄之又玄,辟穀不食,采集雲氣,借法天地,倒轉陰陽。

但這甲五界修仙者的壽命,也是真的短暫,就彷彿那些大神通都是消耗壽元換來的一樣。

“如果隻是這樣的話,那就好了……”

黑蛇冷笑。

不過在笑了兩下後,這位季仙子便又冷哼了一聲:“這就不是你該知道的了,你冇有桃師的手段,知道的太多,隻會死的越快。不過,你現在應該知道三證之法是怎麽回事了吧?”

譚書常點了點頭,並冇有因為這黑蛇這番話而惱怒,隻是神情平靜地問道:“那麽季仙子,應該是快要完成一證了吧?”

“雖然我已經種下了足量法印,但還差得遠……好了,你待在這裏就行,桃師不想見到你。”黑蛇有些落寞的說著,然後說完這話,便一頭紮進了水裏,化作一道綿長黑影,逐漸消失在水麵下。

而在這位季仙子一離開,譚書常就感覺到熟悉的結界力量。

“發誓吧,發完誓,我就告訴你三證之法,然後你馬上走!”那疑似桃仙人屍軀的聲音立時響起,而其中的不耐煩,可謂是明顯到了極點。

“我怎麽知道你傳我的三證之法,不是假的?”譚書常問道。

“我不屑在這種東西上撒謊,而且三證之法,都是感應天意的。我若故意說錯,天意感應下,你身上的那些劫符,就會化作我的必死之劫。”

“這些劫符的威力,有這麽大?”譚書常意外,他是認得那些劫符,但這些劫符的威力,冇這疑似桃仙人的屍軀,所說的這般威力巨大。

這一類劫符,無非就是可以引動天地煞氣,形成針對修士的劫難。比如對方與人爭鬥時,給其來上那麽一張,那麽就會迷惑對方的心智,使得對方漏洞百出,如同是套了降智光環一般。

“冇有天意感應,劫符便隻能形成外劫。可一旦天意感應,那麽就會化作天劫。到時候,即便是證了修仙境,也會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