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凡事修自心

-

第二步就是要知道佛法修行的途徑以及方式,要堅持佛教的清規戒律,並不是說要做到表麵的遵從,要洞察事物的因果,透過虛像抓住本質,要不斷培養自己的佛心,所謂佛心,不光是菩提心,和憐憫心,而是要做到真菩提,真憐憫,不是說讓你眼裡隻能看到小菩提,小憐憫,其實這種佛心有時候是害人害己,要做到大菩提,大憐憫,不要從小及大,從近及遠的對待芸芸眾生,而要做到由大及小,由遠及近的看待問題,如果你看不透,看不懂,看不通,就不要去打破世間的一切因果,如果因為你的不自知,而帶來嚴重的後果,那你還不如不休行,不信佛。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自認為自己修了一輩子佛,直到自己死的那天卻下了地獄,他這一輩子有的善念或者是做的善事,在某一個時間點上,或者某一個時間段上有可能是善的,可是將時間軸延長,你做的每一件善事,都有可能是對曆史對因果,有著很大,很壞的影響,就好比舉一個例子,一個修佛之人與一個屠夫做鄰居,屠夫跟你說,你每天早起唸經的時候,順便把我叫起來,修佛之人也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能夠積累一些功德,可是你可曾想過,這個屠夫每天早起一會,每天就會有更多的生命被屠夫殺掉,你覺得自己做了一麵善事,可是將時間線拉長,你做的就是一件天大的惡事,還有一個佛教經典的故事,有一天佛陀在野外,遇到了一隻野兔正好被一隻老鷹抓住了,佛陀就想上前阻攔,可是老鷹開口對佛陀說,佛陀你很慈悲,你可以從我手裡救了這隻野兔,可是我如果冇有飯吃,我也會餓死,我餓死還冇完,我自己剛出生的一窩小鷹崽子,冇有了我的餵養他們也會死,難道說野兔的命是命,需要拯救,我們老鷹的命就不是命了麼,佛陀聽完老鷹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從自己身上割掉和野兔同樣重量的肉,餵給了老鷹,這樣兔子也能活命,老鷹也能活命,這個故事的中心思想是頌揚佛陀的無私,偉大,可是有冇有往深層次思考過,我們還是拿剛纔的老鷹和兔子的例子,老鷹兔子是生物鏈的上下遊,如果你覺得兔子弱小,應該去保護兔子,那就要把老鷹打死,老鷹死光了,兔子冇有了天敵,就會豪無限製的繁衍下去,兔子的數量多了,他們冇有足夠的食物,它們就會去到人類的村莊,偷吃人類的莊稼以及蔬菜,這些食物都被兔子吃了,人就會被餓死,如果你覺得應該去保護老鷹,而去消滅兔子,最後老鷹也可能會失去足夠的事物,老鷹的族群也會滅亡,如果你能合理的控製老鷹和兔子的數量,讓他們達到一個平衡,你可能就覺得,這樣做就冇問題了吧,那你的統計週期是多久,是一年還是三家,還是五年,如果你站在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的角度去看,你還會覺得你當時的控製是合理的麼,大自然有自己的規律,人類社會也同樣有自己的規律,不要過多的去乾預,難道說強大的人或者強大的生物就是無敵的麼,可當自然覺得這個物種過於強大的時候,他就會給你來一次大清洗,讓一切都變成零,大家都從新開始。其實道家的無為而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佛道其實不分家,說了這麼多。我想說的就是不要輕易的去乾預,除了自己以外任何的人或者是事,修佛修的是自身,修的是本心,跟彆人冇有什麼關係,也彆覺得你的修行高,你比彆人有本事,就輕易的去左右彆人,去乾預彆人的決定,你自己的因果你可以自己帶著,那是你的命,彆人的因果你怎麼帶,你也帶不動,萬事修本源,凡事修自心。

想要修身成佛的第三步就是要做到金剛經裡的一個觀點,一切皆是虛妄,一切皆是空,你一生之中遇到了貪,嗔,癡,放不下的人,放不下的事,遇到的失落,幻想,都是擋在你眼前的假象,所有不快樂也都是因為你,被這些你認為很重要的情緒所影響,高興,難過,悲傷,困苦,都是你主觀的意識,而不是客觀存在的事物,破除一切影響你情緒的東西,修行真我,達到一個最自在的狀態,就是觀自身為佛。

-